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始终与山西科技学院同频共振,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一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理念。同时紧紧跟随晋城市的坚定不移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思路。自建校伊始就成立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前期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五个专业。助力传统制造业“向智”蝶变的华丽转身,赋能科技传统行业的智能升级。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智能制造,引领制造未来。瞄准晋城市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数字经济蓄势赋能,服务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的新要求。为打造晋城智能制造的新名片培养更多的智能制造专业人才。
教学目标:主动对接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新需求,构建与智能制造产业标准衔接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应用型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职业化取向相一致。至2025年,着力打造《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校级精品课程,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打造为抓手,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至2025年,建设具有区域发展优势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教研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验室建设目标:基于现有实验用房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建设发展要求,拟至2025年建成自动控制综合实验室、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科技创新实验室,为毕业生技术技能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条件。
实践教学目标: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打造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30%。按“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三大层次构建“递进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层次。搭建符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五大平台”,即基础实践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平台。加强学生“第二课堂”联动,将校企合作育人、创新创业训练与教育纳入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晋城市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任务,结合智能制造产业新工科背景,对现有的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修订,至2025年制定系统完备、科学可行、高效特色的智能制造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创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至2025年初步构建具有区域产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自主创业率和整体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拟于2022年开始申请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并于2023年开始首届招生。
2025年产生第一届毕业生480余名,符合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用人标准与要求,为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有生力量,可极大满足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所对应人才需求。同时,所培养毕业生将立足晋城、服务山西、面向中原、辐射全国。
师资建设目标:为更好对接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和光机电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将联合光机电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共同打造光机电产业学院,于2022年建设完成。
围绕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点发展方向,至2025年引进博士15名,柔性引进若干名高层次人才(团队)。围绕博士和高层次人才(团队)研究方向,形成特色培养方向,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好局面。
围绕智能制造产业,每年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实现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采取在职与脱产进修、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等多种途径与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协同打造一支师德优秀、能力出色、结构合理、总量适中、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科研目标:努力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至2025年争取实现0的突破;每年申报省级科研项目,力争至2025年实现“保一争二”的目标。纵、横向科研经费逐年增长,至2025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00万元。至2025年组建1个具有智能制造产业特色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每年发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2篇,省级及以上论文10篇,专利2项。
服务社会目标:结合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等企业的科研领域合作,形成项目联合申报、优势互补的科研新业态。校企双方共享科研平台、加快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以晋城市当地智能制造特色企业平台,服务晋城地方经济,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
二、建设任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结合智能制造产业新工科背景,应用型教学改革中形成多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一条主线、二个机制、三个实践层次”的工学结合模式;“学校进一步,企业跨一步,学生领先一步”的模式;“教学内容重知识应用性,教学方式以项目式为主,教学效果重成果品牌导向”的工作室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联盟为形式”的教育联合体模式;“专业技能教学要求与行业职业技能要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的对接模式;“集—分—合—总”进阶式的学科竞赛互动模式,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增强,毕业生就业率、自主创业率和整体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二)课程体系建设
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应用型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职业化取向相一致。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特征主要是在为晋城经济文化发展中,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能够胜任特定职业与岗位,并能够在职业工作中通过创造性工作,实现职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对于应用型人才而言,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与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同等重要。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依照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与本专业岗位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最终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抢抓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发展机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智能制造类人才的迫切需求,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打造“应用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转变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思想,逐步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确保实践教学目标能够得以真正实现。
(四)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时间比较短,相对基础比较薄弱,核心竞争力也不突出。因此,通过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协同打造一支师德优秀、能力出色、结构合理、总量适中、相对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就成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任务。
(五)示范辐射作用
服务晋城地方经济,建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研究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晋城市当地智能制造特色企业平台,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为晋城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地方政府的咨询、为企业的培训,这些服务将为山西科技学院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
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直面企业,在社会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智能制造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三个课堂联动”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课堂)、第二课堂(实验室、实习基地)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都纳入教学计划方案。
三、建设基础
晋城市坚定不移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绿色转型的示范城市。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铸造产业,总投资40亿元的南村绿色铸造产业园和康硕智能铸造产业园,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建设省级铸造产业研究院、国家级增材制造检验检测中心、市级铸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院一中心一联盟”;依托3D打印,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试制和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拓展延伸“精密铸件-关键零部件-整机制造”产业链,推动铸造产业转型升级。电力产业,推动总投资70亿元的阳城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尽快核准、总投资18亿元的阳城电厂节能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总投资50亿元的晋控电力100兆瓦、大唐发电600兆瓦、国家电投80兆瓦等11个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160亿元的华能、中广核等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前期,全力打造“源网荷储”和“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基地,预计 “十四五”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以上。
山西科技学院科研处与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富士康鸿智光机电产业研究院达成深度合作,同时学校基于校地深入合作,与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协议,共建“九大基地”。
四、建设内容
根据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和晋城市“十四五”规划文件建设对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城市要求。未来将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优化调整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培养方案贯穿全过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培养方案的修订遵循“系统设计、分类讨论、强化实践、突出能力”的总体要求,根据学院培养目标,不定期进行实际调查,深入高新企业进行座谈,了解行业最新动态与需求。同时邀请高水平大学相关学科专职教师进行讨论,赴同类型相关学院交流学习调研,主要围绕本科生教学、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和教学改革项目等,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提出培养计划初步迭代更新方案中。
(二)课程体系建设
1、构建与智能制造产业标准衔接的核心课程体系。
主动对接晋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新需求。强化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按照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特点“贴近核心技术,支撑能力培养,注重方法过程,吻合目标规格”的思路,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不断优化应用型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品质;深化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吸引力;完善应用型课程考核评价与质量评估机制,提高课程教学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吻合度。
2、强化品牌核心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
着手打造院级精品课程,从而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课程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根据智能制造相关课程计划,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作为精品课程精选之一,着力打造。
实验室是高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实验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为了加强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的发展目标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充分考虑现有用房的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建设发展要求, 拟建设自动控制综合实验室、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室、电气工程实验室、工程科技创新实验室。为毕业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前进行技术培训创造条件。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设计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机电控应用人才。
(三)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将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按“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开放式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
1.打造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各专业方向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30%,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训练。
2.构建“递进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层次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基础层次、综合层次、创新层次”三大层次构建。基础层次侧重操作性,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综合层次强调综合实践性,注重“产品”与“项目”教学,创新层次注重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侧重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3.搭建符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五大平台”
构建合理的符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实践教学平台。做好“五个平台”建设工作,即基础实践平台、校内实验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育人平台。
基础实践平台。以认知实习和基础实验为主要实践内容载体,对学生进行基础实践感知,以及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和训练。
校内实验实训平台。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创新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科竞赛、第二课堂为主要实践内容载体,使学生从最基础的实验验证,逐步过渡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校外实习实训平台。以生产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主要内容载体,使学生贴近基层、贴近岗位,亲身体验,重点在于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以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竞赛为主要实践内容载体,以创新的思维构建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校内科技制作与研发、创业孵化的所。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以企业顶岗实习、科技创新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要内容载体,让企业真正参与进来,“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4.多种课堂形式联动
除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含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外,还应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联动,同时,将校企合作育人、创新创业训练与教育纳入其中,把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多课堂”。
(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努力造就一支与应用型本科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一流师资队伍。围绕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加快补充教师,建立吸引杰出学者的有效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通过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聘用机制、探索岗位分类管理,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努力构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工作环境,努力营造崇尚科学、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快补充教师,使师资队伍的数量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队伍总规模按生师比18:1的要求配置。 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以及师资队伍数量和年龄结构现状,补充教师以博士、高级职称的个人和团队为主,不断提高补充教师的质量。
引进博士15名,形成博士研究方向的特色智能制造基石,从而带动智能制造相关的科研发展,形成以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良好局面。以博士研究领域确定机械设计制造以其自动化等专业的培养方向。
围绕智能制造产业,每年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完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实现教师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采取在职与脱产、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等多种途径与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产业转换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五)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在高校建设中,科研和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为确保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持续、稳定、深入的进行,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结合晋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组织所有专任教师,共同学习、了解目前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及发展动态。
结合晋城产业实际,加强与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科研领域合作,形成项目联合申报、优势互补的科研新业态。同时目前已经与富士康鸿智光机电产业研究院进行座谈3次。同时为保障二级学院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与晋城鸿智纳米光机电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深入交流,基本达成了解、讲座、学习、参与、独立研发的科研工作合作新流程。
加快智能制造科技成果转化,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研发活动的范式升级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与市场配置要素相适应的组织形式,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 企业是创造性技术研发活动和产品开发的主体,在存量科技成果加速促进转化的同时,要激发增量创新成果产生和形成的内生动力。
规范科研项目管理,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与智能制造专业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拟邀请晋能控股集团装备制造集团和鸿智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行业专家来校开讲座,讲授前沿科技知识。校企双方共享科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五、结语
在智能制造领域始终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独有的引领作用,致力推动晋城市制造业向高阶智能、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品质、高效益方向转型升级,做到智能制造真正赋能晋城、赋能山西。